分享金屬模玩展覽館策展、空間與展陳設計、施工、布展與燈光記錄!---轉載自:清竹
產品升級聲明
美術館與博物館照明較為相似,但是其中還是有些不同,在照明應用上雖說很多地方可以進行參照,但是細致入微的還是要區分開來的。
博物與美術館常用的照明方式相同。主要分為四類——重點照明、洗墻照明、展板照明與展柜照明。
重點照明,通常在場景模擬中使用較為廣泛,主要用途為凸顯主體。
洗墻照明,一般用在有大篇幅的墻面,有內容的墻面上面,進行大面積均勻點亮。
展板照明,通常附在墻面上,占墻面的一部分空間,燈光主要點亮墻面上的展板。
展柜照明,展品一般放在空間不大的展柜里面,在這個空間里面對展品進行照明。
博物館與美術館的空間差異
博物館照明用光較為廣泛,以上四種照明方式都會有涉及,較為復雜。
而美術館用光則簡潔很多,通常只使用展板照明與洗墻照明,在一些特殊的情景里面,才會使用展柜照明與重點照明。
博物館與美術館的顯色性差異
在應用案例中,美術館的顯色性是要高于博物館的,雖然沒有明文規定,但是已經成了行業內都認同的共識。
《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-2013》中規定,一般的場景Ra(顯色性)不應低于80,對色彩要求較高的空間里,Ra都需要大于90。
美術館在照明設計中,都會采用高顯色性的燈具。對于油畫,還會考慮不同光源對顏色的表現力,特殊情況下,還會要求一些特殊的顯色指數。
博物館與美術館的色溫差異
博物館照明,尤其是歷史博物館,色溫通常以暖色為主,色溫在3000k左右。
而美術館,除國畫與書法產品外,一般都會采用中性色溫,甚至是冷色溫。
部分博物館還會引入自然光來調焦空間的亮度與色調。
博物館與美術館的照度差異
博物館由于一些展品的特殊性,處于對展品的保護,通常照度都不會很高。一些特別光敏感的展品Lux(照度)不能高于50。光敏感的展品Lux不能高于150。對光不敏感展品Lux也不可高于300。
而美術館的展品一般不會對光太過敏感,除一些國畫或者書法類展品,普遍的照度都會高于300Lux,甚至會達到500Lux。
博物館與美術館的燈光使用安全性差異
在光輻射與自然光的處理上,博物館與美術館兩者也會有差異。
博物館空間的展品通常都是文物,對光比較敏感,比較著重保護;美術館空間的的展品光敏感不會太強,主要以展示為主,著重色彩。
在博物館照明中,使用光源的紫外線相對含量需小于20μW/lm。應避免自然光的直接照射(中午太陽光下的紫外輻射為400μW/lm)而美術館中,則展品對紫、紅外輻射,則沒有那么嚴格,有時后美術館還會引入自然光來調整館內光線。
由于今年LED的普及化,大部分博物館都會采用LED的燈具,由于LED的燈具并不具備紫、紅外光線,所以輻射問題,漸漸的就不被那么重視了。
古語有云,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分析,我們可以知道博物館與美術館的差異。這些,不光是照明設計師需要了解掌握,相關的人士都需有所了解,對此有相應的認識,對你的工作,都會有不小的幫助。